搏克着装的保护作用

乌力吉图
2021-01-31

内蒙古草原上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——搏克,很少发生运动员损伤,此点与搏克的着装有很大关系。

微信图片_20210220125123.jpg

(图片来源网络)

搏克的着装“卓都格”,蒙语是搏克跤衣,直观上是从古代武士的铠甲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完善,改进过来的。它即保留了民族特点,地域特点,又较科学地选择了各地流行样式。在内蒙古流行的主要有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式、呼伦贝尔式两大类。无论是哪一类,搏克的"卓都格”即是竟赛服装,又都起到了运动保护的作用。

“卓都格”制作的材料、合身的尺寸及样式有助于保护运动员,防止肌肉拉伤。短衣紧袖,贴身样式,香牛皮质,多层皮包边,金属钉加固的跤衣既结实又限制了弹性,从而也就限制了肩关节的不必要的大活动。对手们抓到把位后利于做动作,做动作时,当两臂外展时跤衣是宽松的,当内收用力时跤衣紧紧裹在身上,主动和被动者身上的跤衣都在紧张状态下,肌肉较紧张。裹在身上的跤衣加固了关节、肌肉、骨骼保护了肩关节、锁骨、背阔肌、腹直肌、腰椎。每个搏克选手都有专用的“卓都格”,搏克选手成年后,按自己的体型订做“卓都格”,上边镶上256个或512个铆钉。搏克手珍惜这贵重的“卓都格”。这件“卓都格"将伴随主人的体育生涯。如果搏克选手不再上跤场了,要举行仪式将“卓都格”传给下一辈或徒弟,或自己看中的有前途的年轻人。

搏克的跤靴是长筒蒙古靴或马靴。呼伦贝尔盟的跤靴腰宽大,靴腰里用竹板或木板条连在一起的的护腿,脚上穿上厚袜子,在护腿和靴腰之间还有厚牛皮制成的护膝皮板,蒙语叫“陶立亚”,这是呼伦贝尔搏克的特色。“陶立亚”从靴腰高出10多厘米,也就是高出膝关节,在高出靴腰的这部分皮板上绘上色彩鲜艳对称的动物画,主要画象征着力量、威武的动物,如野牛、狮子、猛虎等。这些画绝不是图腾,只是一种装饰,也是搏克选手们所向往的一往无前的精神的表现。

穿皮底跤靴在草地上做前脚掌为轴的各种转体动作时,行动自如地避免了膝关节、踝关节的扭伤。中国式摔跤中常见的膝关节内侧韧带拉伤,在搏克项目中是没有的。综上所述,搏克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,不仅其动作技巧已有成熟规范的过程,而其服装也有着较系统科学的发展,这一点值得进一步从理论方面加以研究整理。


作者:乌力吉图

来源: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搏克研究中心


分享